1、鲁隽华:健康就是福
66岁的鲁隽华女士现居北京宣武区姚家井小区,5年前丈夫过世,膝下一儿,两女,儿女孝顺,各自成家立业。老人的生活来源是老伴的抚恤金和子女每月按时交纳的生活费,她说:“我这一辈子省吃省穿,到老了,没攒下什么钱。老伴生病那会儿,基本上家里的积蓄都用空了,接着又给儿女操办婚事,这几年攒下五六万元留着养老。孩子们都有自己的家,我生个病啥的,也需要人照顾,雇人、看病都要花钱。平时我攒点钱,多少是给孩子们减轻点儿压力。” [全文]
2、关丽:购买保险预防养老
关丽在北京一家房地产公司上班,对于养老规划,她颇有想法。早在1997年,关女士就为自己和全家都购买了保险,“我在民营企业工作,虽然工资不低,但企业没有福利待遇,也没给员工办理保险”。她早早就开始计划养老,保险是她选择的最好投资理财方式。保险既能起到保值升值的作用,也对自己不可预见的未来生活风险起到保护网的作用。[全文]
3、顾维佳:养老规划要趁早
顾维佳小姐在一家知名外企工作,受周围人的影响,从2005年开始,就对个人理财很感兴趣,个性独立的她想趁年轻拥有高薪时,用较少的支出为自己的未来购买一份高额保障。顾小姐说:“我工资的八成都买成了股票和基金,股票居多。目前国内缺乏完善的投资体系,我们的理财经验和知识不足,而国内也缺少专业且责任心强的理财顾问,所以面对繁多的投资渠道和机会,却无处下手。”
[全文]
5、卢晖:存一笔丰厚的养老储蓄
4、卢晖是一名自由职业者,平时在家里全职照看刚上小学的孩子,空余时间为杂志撰稿、画插图,生活主要来源依靠丈夫的事业。卢女士为养老算了一笔账,从60岁~80岁这20年,家里至少需要积攒100万元养老金,算上3%的通货膨胀,就是每年要贬值3万元,再加上一些不可预见的费用,家庭积蓄目标200万元。[全文]
6、宋英:养老还是件遥远的事
24岁的宋英刚参加工作,谈起养老计划她觉得很模糊、很遥远,现在的收入只能满足一般的生活需求,每个月除去基本生活费,就剩几百元钱,还不时参加一些培训和大学进修课程,正全力为提高自身竞争力,为下一步在职场上提升做准备呢,“我的财政属收支持平,属月光族,我没有对每个月的收支很好规划”。[全文]
手记:从从容容养老
从摇篮到墓地,每个生命都不能规避终有衰老的那一天,早为老年生活做些物质和精神上的准备,使得老年生活更有品质,更从容。尤其对于需要兼顾家庭与事业的女性来说,在人生的最后一程,应该走的更体面。按此推理,养老规划是每个渴望幸福生活的家庭需要认真对待的大事。[全文]
|